从2014年5月10日至今,我跑了近六十场全程马拉松的比赛。单就这个数字,在烟台,超过我的人,不是很多。
这其中,除了去年的烟马,其它都是外地的比赛。烟台做为一个交通的末梢城市,于我这样的人来说,出行费用问题,首先是跑马的头等大事。
十年来,去外地跑马,我采用过很多的方式。
和跑友包车,比如北京。
自己开车,比如蓬莱。
蹭跑友的私家车,比如龙口。
坐大巴车,比如日照。
坐绿皮车,比如郑开。
坐轮船,比如大连。
坐飞机,比如上海。
骑自行车,比如青岛。
坐高铁,比如那啥啥啥。
这次招远马拉松,我又有了新的创新,骑着摩托车去跑马。

国庆假期,开车出行不亚于自讨苦吃。这个时候,摩托车的优越性,就显露无疑了。
带着跑鞋去旅行,多年来,一直都是我跑马的宗旨所在。以马拉松的名义去游山玩水,去朝觐自己未曾涉足过的美景,这才是我坚持跑马最本初的缘由。
世界很大,人生很短。不及时行乐,不抓紧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这一世,来这世上走的一遭,真的就白瞎了。
我都替你捉急。

招远,烟台辖下的一个县级市,中国黄金的第一开采区,也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千年古邑。
我的老家栖霞,和招远相距只有60公里。从我老家出发,骑着摩托车,一小时十五分钟左右,就到招远了。
昨晚,在招远的酒店里,睡得很不好。三点钟,就从梦中醒来,再无了睡意。乃至于,今天早上,来到起点的拱门前,我依然还是睡眼惺忪的状态。唯一可以和自己提出的要求,就是不执着,不纠结,安全完赛,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。
招远是座小城。招远马拉松,自然也是国内最低层级的马拉松比赛之一。发令枪响之前,我回头看看全马区,大概率,只有几百个参赛者,不超过一千人。这也是正常现象,意料之中。

第一公里,我就难以置信地找到了自己的比赛节奏。530这个配速,真的让我又惊又喜。对于如我之类的业余跑马爱好者来说,比赛的成绩,和比赛当天的身体状态是直接相关的,是不以人力为转移的。
这样的比赛节奏,我轻而易举地维持到半马计时点。1小时56分的半马成绩,是八年前,我手术后药物中毒以来,从未有过的。
这个时候,我突然萌生出一个巨大的念头,破四,也许,就在今天,正当时。
在我的心目中,马拉松只有一种,就是42.195公里的比赛。其他诸如半马超马,都是牵强附会的一厢情愿,向来都是嗤之以鼻。在四小时之内跑完42.195公里比赛的人,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马拉松跑者。
其他,只是附庸风雅之流。
八年了。我再没有过四小时之内完赛马拉松的经历。药物中毒,不但毒害了我的身体器官,也麻木了我的神经。八年来,我跑过的近四十场全程马拉松的比赛,绝大多数的完赛成绩,都在四小时二十分左右。
所以,多年来,我耻于和别人谈论跑者的素养。因为,我知道,我不配。

25公里过后,我的状态依然维持在定速巡航的节奏里。现在想来,前些日子,衡水湖马拉松的比赛,我如果有今天这样的状态,破四肯定是轻易而举就能做到的事。
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。我万万想不到,过了25公里以后的赛道,居然是一段两三公里长的大坡路。爬升之高,在我跑马十年,近六十场马拉松比赛的经历里,从未有过的。
这还不算完。跑到38公里的补给点的时候,我莫名其妙的岔气了。由此而来的肚子疼,迫使我,停下来,开始了步行调整。

在我的跑马理念里,除了在补给区里,在赛道上,哪怕是步行一步,都是对马拉松的亵渎。
很显然,从这一刻开始,我的这场马拉松,就已经不纯粹了。
人啊,所谓的信念,不过就是一口气而已。一旦这口气泄了,接下来,也就是丢盔卸甲,一败涂地。
冲过终点线的时候,我的完赛成绩,是四小时五分。这已经是我近八年来,最好的纪录了。
但是,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。令我愤怒的是,从39公里到41公里,长达两公里长的大坡,这已经不单单是赛道设计的周全,而是赛道设计者的良心问题了。
不但损,而且坏。
我顾及的是,我的左胯关节,是不是已经受伤了。

赛后,在完赛区吃饭的时候,和跑友聊起这个话题。跑友的一句话,释然了我的愤懑。如果你平常练得足够好,又怎么会纠结这些爬升呢?
是,你去人家家里做客,主人饭桌上的菜合不合你的口味,由不得你说三道四。是你自己的修为不够,不要责怪别人。


只是,我还是为自己遗憾。本来,今天是我八年后,最好的破四机会。
错过了。还好,还有烟马,还有临马。只要你想,又有什么不可以?
相信自己,你可以的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