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着陶渊明的桃花源,淡去了功名利绿的纠缠,于一方属于自己的“净土”,茅屋竹篱,耕种属于自己的田园。谢绝红尘纷扰,十里花海也是禅。踢除世俗恩怨,便可以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



这个时代,速度,成了一种效益,机械似的转速成了一种习惯。慢生活,对于奔波在前沿岗位的打工人,简直是一种奢望,一种望梅止渴式的空谈。年华已在晚,身体的负累,心的压抑,有一种感觉叫“随时崩盘”。



珍惜着那少得可怜的闲暇,仿佛久处黑暗的人得到了从门缝挤进的阳光,贪婪啊,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晾晒一番。陶公的桃花源是奢想了,那就一杯淡茶润身心,迎着阳光眯会儿眼,什么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”都在这里了,简静,也许只有这么简单了。



老了可随我愿?一个小院,半亩花田。有竹风飒飒,有清茶半盏,有书可读,有一个心上人陪伴。不求荣华富贵,只愿身心不累,意欲安恬。


